研究生論文題目學年度指導教授
蕭烈 紐曼樞機主教通才教育的概念:根據他的大學理念 100 黎建球
盧宣宇 愛的哲學—聖多瑪斯論愛的兩個向度 100 鄔昆如
盧品青 從「禮─法」觀比較荀子與韓非之政治哲學 100 傅玲玲
黃琡婷 從校園霸凌行為看荀子的化性起偽 100 黎建球
胡吉蕙 兒童哲學于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之應用 100 潘小慧
南鍾基 王陽明致聖之學研究 100 傅玲玲
尤聖鑫 龔自珍經世思想之變易史觀 100 汪惠娟
彭禎祥 論《韓非子》的政治哲學 100 陳福濱
林彥廷 《淮南子》氣論思想之初探 100 陳福濱
朱敏伶 從荀子的性惡論看「善」的實現 100 潘小慧
王大維 韓非的道法論在其政治哲學的開展 100 傅玲玲
鄭媛心 論莊子以「德」為基礎的超越觀--以〈逍遙遊〉〈齊物論〉〈德充符〉的寓言故事論起 99 張家焌
張偉萱 阮籍音樂哲學之研究─道體儒用的音樂哲學 99 潘小慧
韋展勛 墨子哲學理論基礎─「義」之研究 99 潘小慧
吳虹蓉 從德行倫理學探討荀子的心性、修養論 99 潘小慧
胡晉銘 《墨子》教育思想之研究 99 潘小慧
林淑敏 兒童哲學在國小二年級品德教育上的應用 99 潘小慧
巴喬 論《莊子》的“仁義”觀-以〈駢拇〉等四篇為核心- 98 丁原植
殷欣維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之結構分析 98 丁原植
林耀麒 荀子心性論研究 98 陳福濱
深川真樹 董仲舒天人感應論之研究—以漢代政治哲學為論 98 陳福濱
張雅嵐 兒童哲學實作教案之建構——以《我,是什麼呢?》一書為例 98 潘小慧
柯珮如 方東美萬有通神論初探 98 汪惠娟
徐慈妤 劉逢祿公羊思想初探 98 汪惠娟
宋巧涵 亞里斯多德論友誼 97 高淩霞
王授民 論羅爾斯的分配正義理論 97 陳正堂
邱其玉 馬賽爾哲學的具體性與開放性 97 陸達誠
林裕倉 從「易場論」對訊息系統建構之研究 97 陳福濱
王家儒 自然法在道德與法律:新的古典理論 97 丁福寧
王以嫻 董仲舒的歷史哲學-以《春秋繁露》中的公羊思想論起 97 汪惠娟
張琮琳 突破噤聲——史碧娃克 97 潘小慧
陳信宏 蘇格拉底對話在六年級學生輔導的應用 97 潘小慧
陳若吟 敘事理論之哲學諮商應用—呂格爾《時間與敘事》研究 97 黎建球
林信安 莊子哲學所開顯的哲學教學法及運用--將莊子哲學工夫論運用在哲學教學上 97 黎建球
朱珮吟 兒童哲學研究─繪本中的哲學概念分析 97 潘小慧
王惇正 柏拉圖《費多》中靈魂不朽論證的探討 97 丁福寧
李元耀 郭象《莊子注》中哲學思想體系及其構成 96 丁原植
杜迺翔 論海德格對古希臘哲學的詮釋—以”Early Greek Thinking”所編輯之資料作為依據 96 丁原植
梁弘瑋 歐坎的概念理論 96 丁福寧
張雅萍 柏拉圖論正義的價值 96 丁原植
鍾侑達 老莊思想「由凡入勝」之生命境界研究 96 張家焌
陳韋志 生命與生命教育之研究 96 黎建球
吳志漢 從道金斯的瀰理論談人性 96 潘小慧
愛西里爾 《論語》的「仁」思想探究 96 陳福濱
劉耀仁 作為劇作家的尼采—在《善與惡的另端》中,朝向一種透視式道德理解的可能性 96 潘小慧
潘文琪 論情感的「客觀性」及「合理性」--以《情感的理趣》ㄧ書為據 96 潘小慧
張國濱 《莊子》生命哲學思想之研究 95 陳福濱
蔡穎亞 周敦頤的道德形上學 95 陳福濱
鄭哲宇 先秦儒家「天」論研究—以孔、孟、荀為例 95 陳福濱
張怡琦 孟子心性義理之探究 95 陳福濱
簡攸芳 李贄心學思想研究 95 陳福濱
陳瓊霞 胡塞爾哲學對海德格早期哲學中時間觀的影響 95 丁原植
殷正淯 從新出楚簡《性自命出》論荀子人性論 95 潘小慧
林寅重 孫子兵法範疇概念之研究—以亞里斯多德範疇說為典範 94 黎建球
葉姿其 奧斯定《懺悔錄》中記憶與時間探微 94 高凌霞
沈佳靜 試析莊子「為道」之路 94 張家焌
吳旭時 生活世界之重建—以列維納斯為例 94 鄔昆如
陳俊宇 愛的哲學—從柏拉圖的愛到亞里斯多德的友愛 94 鄔昆如
鄭志釗 卡謬《薛西弗斯的神話》中對自殺的省思:探討生命意義與自殺的關係 94 鄔昆如
游至絜 郎尼根與多瑪斯之遙契—「心語」概念之研究 94 鄔昆如
歐純純 祁克果思想研究 94 黎建球
黃玉茹 波那文都拉《心靈歸向上帝之旅程》中論人心靈的結構 94 高凌霞
范家榮 荀子論「心」之學的研究 94 陳福濱
林約光 郎尼根《洞察》一書之研究:論郎尼根認知理論及其客觀性立場 93 柏殿宏
羅伊伶 休謨倫理學中同情心思想研究 93 黎建球
郭冠麟 論莊子哲學中的「生」與「死」 93 張家焌
林宣佑 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 93 陳福濱
黃敏郎 《管子》「德」思想之探究 93 陳福濱
楊忠道 陸希聲注《老子》思想之研究 93 陳福濱
蘇美芹 多瑪斯《論靈魂之統一》的探討 93 高凌霞
施玫芳 論《山海經》中的倫理意涵:由神話之鳥與山神祭祀論起 93 潘小慧
吳宗燮 荀子的知識論研究 92 張家焌
林佳慧 由「個體化原則」分析柏拉圖所建立的正義社會 92 鄔昆如
李銀淑 《中庸》實踐哲學研究 92 李振英
蔡忠穎 柏拉圖論正義的人及其幸福 92 鄔昆如
黄琦珍 馬里旦論人在現代世界中的自由 92 高凌霞
傅咨銘 對方以智《東西均》中「太極」與「均」的思想意涵探討 92 陳福濱
葛淑玲 大眾文化所潛在技術的異化危機—班雅明論大眾文化 91 陳文團
王涵青 劉蕺山對王學的反思與批判之研究 91 陳福濱
簡慧貞 戴東原的〈性論〉思想之研究 91 陳福濱
林慶忠 朱熹與陳亮「三代漢唐之辨」思想之比較研究 91 陳福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