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由美國本篤會在北京創設大學預科「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此即輔仁大學的前身「輔仁社」,這一年就成為輔仁大學校史的元年。1927年,北洋政府核定正名為「輔仁大學」。輔仁大學哲學系就在這一年展開她的發展史,以下表列各時期的重要事蹟:
1927 | 輔仁大學(北平)籌設哲學系 |
---|---|
1928 | 哲學系正式招生 |
1929-33 | 哲學系隸屬文學院 |
1934-48 | 哲學系併入「哲學心理系」下「哲學組」,隸屬教育學院 |
1949-52 | 恢復「哲學系」仍隸屬教育學院 |
1952 | 輔仁大學受高校整併,哲學系併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其餘各單位併入北京師範大學 |
1959 | 于斌樞機受教廷任命輔大校長,籌備在台復校 |
1960 | 教育部核准輔仁大學在台復校 |
1961 | 哲學研究所碩士班招生 所長:高思謙(61-69) |
1963 | 哲學系招生 系主任:高思謙(63)、李貴良(64)、王秀谷(65)、錢志純(66-69)、張振東(69-87) |
1969 | 哲學研究所博士班招生 所長:錢志純(70-79, 82-86)、李振英(80-81)、張振東(87-90)、王臣瑞(91-93)、陳福濱(93-95) |
1972 | 《哲學論集》第一期出刊 |
1988 | 哲學系擴招雙班(愛班、智班)系主任:黎建球(87-93) |
1991 | 哲學系獲得教育部發展特色系所計畫補助成立士林哲學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SCHOLASTIC PHILOSOPHY) |
1992 | 李振英校長指示舉辦第一屆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爾後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每年輪辦,持續舉辦已逾20餘年) |
1992 | 「夜間部哲學系」招生(慧班),隸屬「夜間部」。 |
1993 | 系主任:陳福濱(93-99) |
1995 | 哲學系系所合一 |
1997 | 夜間部哲學系調整為進修部哲學系 |
1999 | 士林哲學研究中心改隸文學院 |
2002 | 教育部顧問室「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進計畫」補助成立「西洋古典暨中世紀哲學資料中心」 系主任:丁福寧(99-02) 、黎建球(02-04) |
2002 | 召開「哲學系師友學術研討會」。「哲學系教材教法研討會」(每年持續辦理已逾10餘年) |
2005 | 碩士在職專班招生 系主任:潘小慧(04-10)、陳福濱(10-11)、傅玲玲(11-12)、丁福寧(12-14)、尤煌傑(14-17)、邱建碩(17- 23)、張存華(23- ) |
2008 | 士林哲學研究中心併入天主教學術研究院 |
2009 | 《哲學與文化》月刊獲得AHCI收錄(自416期起)(發行人:黎建球,社長:潘小慧,主編:尤煌傑) |
2010 | 哲學系與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系共同成立「哲學諮商與輔導學分學程」隸屬文學院 |
2011 | 「進修部哲學系學士班」正式歸建於輔大哲學系,自此輔大哲學系成為擁有「進修部學士班」、「日間部學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博士班」五個學制的哲學教育單位,在學學生總人數超過七百餘名。 |
2013 | 《哲學論集》由年刊改為半年刊 系主任:丁福寧(12-14) |
2014 | 推動文學院與馬來亞大學合作開設暑期「基本人文素養」專班。系主任:尤煌傑(14-17) |
2015 | 輔仁大學哲學系獲選QS世界大學聲望調查排名150+ |
2017 | 系主任:邱建碩(17-23) |
2018 | 哲學系加入COMIUCAP (Conférence Mondiale des Institutions Universitaires Catholiques de Philosophie 天主教大學哲學機構世界聯盟 http://www.comiucap.net/) ,成為正式機構會員 |
2020 | 進修部學士班停招 |
2021 | 哲學系與成均館大學儒學院簽訂博士碩士雙聯學位協議 |
2023 | 系主任:張存華(23- ) |
2024 | 輔仁大學哲學系於QS世界大學聲望調查中排名哲學領域201-210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