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論文題目學年度指導教授
衛瑪丁 Research about the relation of truth with fidelity in the Catholicism and in the Analects 110 潘小慧
陳泠西 安濟與生命:阿甘本與阿奎那之間的隱匿對話 110 曾慶豹
謝怡君 以對比的方法認識世界──沈清松哲學中的對比到外推 110 潘小慧
朱詩晨 劉劭《人物志》材德思想及其應用 110 郭梨華
申易鑫 宗教與公共理性—JohnRawls與JurgenHabermas的宗教思想之對比研究 110 周明泉
林煜展 從形式客觀世界到生活世界:論JurgenHabermas的Kant式實用主義真理觀 110 周明泉
黃立凱 論AxelHonneth的社會存有學 109 周明泉
黃麒瑄 政治視域中的董仲舒天人思想 109 郭梨華
林嘉酩 論自由社會的規範基礎——NancyFraser與AxelHonneth的社會正義理念之對比研究 109 周明泉
劉威廷 班雅明論技術與藝術 108 曾慶豹
呂文志 亞里士多德論潛能與現實從形式與質料之統一性的視角考察 108 劉康
吳重錫 墨子的宗教觀及其在社會思想的意義 108 傅玲玲
盧欣平 存有於共通─南希的他者共通體 108 曾慶豹
李明鑽 《老子》哲學詮釋面向之「反」論 108 陳福濱
張鑫田 他者與正義的可能性—以《總體與無限》一書為旨 108 曾慶豹
賴瑞桃 論柏拉圖《饗宴篇》的「厄洛斯」意涵 108 尤煌傑
甘雪婷 施特勞斯對歷史主義的批判 107 曾慶豹
劉健聰 荀子「禮法」思想研究 107 潘小慧
鄭宇璇 論哲學諮商融於生命教育之可能 107 黎建球、邱建碩
林駿典 方以智「三教歸易」思想探討–以《藥地炮莊‧逍遙遊》、《藥地炮莊‧應帝王》為例 107 汪惠娟
范雯華 論自我價值的建立─從《尼各馬科倫理學》到C.I.S.A. 107 黎建球、邱建碩
陸淑真 《天主實義》中關於靈魂的討論 107 曾慶豹
邱凡 在藝術中遇見自己華德福教育(WaldorfEducation)對靈性的啟發 107 潘小慧
巫佩欣 叔本華的同情倫理學 107 曾慶豹
魏子閎 墨辯的「三物論」與圖爾敏的「論證模型」的比較 107 邱建碩
吳泓毅 論《孟子》道德修養工夫於臺灣品德教育之可能 106 潘小慧
李偉銘 海德格論存在的澄明與隱匿 106 曾慶豹
吳朝為 羅光「生命哲學」中的核心理念:「創生力」之研究 106 潘小慧
蕭宗翊 論哲學諮商中互為主體性之關係─以懷德海歷程哲學為基礎 106 黎建球、邱建碩
吳平語 韓非「以法治國」思想之研究 106 傅玲玲
朱慧敏 論多瑪斯仁愛(Caritas)於哲學諮商的意義與價值 106 潘小慧